一年一度的百貨周年慶陸續開跑,許多商品不但打到八折、七折,而且全館滿 5,000 送 500,還可享有「來店禮」、「會員禮」、「信用卡回饋金」等優惠,讓許多消費者願意排隊搶購。
但你或許會有個疑問:難道每家百貨公司都在 10 月、11 月開幕嗎?為什麼都在年底舉辦周年慶?每家都在同一個時期下殺折扣,真的能搶到客源、衝高營收嗎?
台大經濟系副教授馮勃翰認為,周年慶的重要任務是彌補當年度的業績缺口。通常百貨業會在年初訂好銷售目標、營業額跟毛利,籌畫周年慶時,就從前三季的銷售情況來決定周年慶的長短、折扣幅度還有折扣品項,也可以趁這段期間出清春夏商品、促銷秋冬新品。
不過,他細看各家百貨業的周年慶時間和活動辦法,發現兩個有趣的現象,值得和百貨業一樣身處「寡占市場」(Oligopoly)的公司參考:
明顯區隔目標客群,檔期相撞也不怕
「寡占市場」是指同個產業中,只有少數幾家廠商提供性質相似甚至相同的服務。百貨業就是如此,雖然看起來有很多家,但大多是由幾個大集團開設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每家業者的決策都會影響彼此的行動,只要誰下殺超低折扣,馬上就會逼得其他業者必須流血砍價,形成直接的價格競爭。
也因此,百貨公司會把周年慶檔期錯開,而這也符合經濟學中「賽局理論」的表現。我們可以將百貨產業視為一個賽局,每家業者都是參與者,因為參與者所做的行動會影響局勢,彼此也就養成了「觀察其他人的行動後,再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策」的習慣,長期下來演化出細緻錯開的檔期。
但這並不是說百貨公司的活動都不能撞期。馮勃翰強調,如果百貨公司有做出差異化的品牌定位和客群,就算周年慶時間和別人相同,競爭壓力也會比較小。今年撞期的百貨公司,客群重疊的範圍不大,例如,微風廣場鎖定時尚、精品和美食,如 GUCCI、Burberry 等品牌,而京華城則有販賣微風沒有在經營的家具、家電和寢具等,也因此兩邊所吸引到的客群會不同,不會是直接競爭的關係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managertoday.com.tw/articles/view/55259
http://www.lifehy.com.tw/?p=3757
Orignal From: 百貨周年慶集中在年底,不會互搶客源?用經濟學破解價格戰迷思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